《我是刑警》結(jié)尾三大積案的破獲,可謂是秦川的高光時刻。
后期的秦川晉升秦總,讓努力在天賦面前根本比不了具象化了,三女童被害案地方刑警十幾年都破不了,秦川一去就說是周邊五公里的本地人,結(jié)果還真的就是。
包括白銀案與清江兩岸,都是毫無頭緒的陳年積案,秦總一經(jīng)手又都被他盤活了。
能從一名地方小刑警一路升至刑偵總隊領(lǐng)導(dǎo)人可不簡單。他的邏輯太牛了,很多事情一開始沒找對方向做多少工作都是無用功。之前那么多人都認為是報復(fù),查行長的人際關(guān)系網(wǎng),這個方向根本查不到兇手。秦川來了一句話就給大家點醒。
他的最大的能力就是堅定果斷,可能基層辦案人員也能想到,但是堅持或者說執(zhí)行不下去,而秦川就可以,他才是做大事的人。
三大積案正因有秦總的坐鎮(zhèn),才能得以逐一突破,讓原本略顯無味的劇情再次有趣起來,以三大積案偵破作為結(jié)局,本以為能封神了。卻還是因為葉海平這個角色壞了一鍋好粥...
一聲秦爸,一張紙就讓罪犯招了?海平這個角色就是個敗筆!
給我看迷糊了,怎么都快結(jié)局了還給海平來這么一段高光環(huán)節(jié)。
她去之前我還在想,她不會叫秦爸吧,果然猜中了。
首先,關(guān)于海平叫秦川“秦爸”這個設(shè)定真是讓人聽的抓耳撓腮!
秦川忙的不著家,青蓮給她一手帶大,沒見跟青蓮多親,倒是一口一個秦爸的,總有種孩子倒不傻,知道巴結(jié)誰的感覺。
還有不分場合秦爸秦爸的叫,糾正了也能叫錯。曹陽人家是有親爸在市局,可人家在場面上就沒叫過爸。
劇里長大后的海平去醫(yī)院看秦川的那一段,往身上一撲,太尷尬了,青蓮還給他們制造二人世界,“讓他們爺倆單獨嘮嘮”。
還有一個橋段,就是心測結(jié)束后她趕緊就去秦川他們那間屋子炫耀去了,剩下另一個搭檔的女警一個人默默地在那收拾,她自己在那接受夸贊,嘚瑟死了,代入她搭檔我真的能氣死。
總感覺是為了給女演員加戲。
海平小時候明明是那種早熟懂事的設(shè)定,怎么長大后一見秦川就撒嬌成活潑開朗大女孩了。
劇里海平的生母李文的人設(shè)更差,整個人都是勁勁的,吵架就一句我是你媽,我都聽煩了。改高考志愿這事也有點離譜了,老套狗血根本不符合這劇的調(diào)性。
李文把丈夫的犧牲當成自己肆意妄為的法寶了。
海平把秦川的威望當成自己晉升的捷徑?
其次,最后清江兩案是真的靠心測突破罪犯心理防線的嗎?
我是真的想知道這個罪犯一開始死鴨子嘴硬,擺出一副官架子拒不認罪,后來卻因心理測試而突然崩潰,開始招供。這是為了給海平這個角色增加戲劇性,還是案件原型本就包含了這樣的過程?
劇中關(guān)于心理測試的情節(jié)存在兩處不合理之處。首先,按照劇中的說法,罪犯完全有權(quán)拒絕接受心理測試。其次,罪犯完全可以通過慢慢回答來掌控節(jié)奏,因為誰掌握節(jié)奏誰就更有可能贏得這場較量。即使問得快,罪犯也可以答得快,從而保持鎮(zhèn)定。
測謊僅僅是一種手段,甚至不能作為證據(jù)使用。之前的案件偵破過程艱難而真實,相比之下,這里的高光時刻就顯得尤為蒼白無力。
可以理解是想要推進新技術(shù),宣傳警隊的進步,也是想說年輕人更多機會,但我認為此處的一個敗筆是過分強調(diào)了警察的傳承。如果要宣傳傳承,應(yīng)該更加突出基層一線民警,如陶隊、技術(shù)輔警等人物,以及年輕新警員跟隨前輩奮戰(zhàn)在一線的情況,而不是側(cè)重于二代角色。
同樣是烈士子女從警的設(shè)定,電視劇《警察榮耀》中的白鹿角色刻畫得就極為出色,非常真實。相比之下,海平這一角色在編劇的塑造下顯得不夠立體。
總之,葉海平在劇中的表現(xiàn),給我留下的印象并不像是真正的兒女,反而更像是一個插入他人家庭的第三者。